红色故事,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红色故事,以革命先烈们的鲜血和牺牲,书写了一段壮烈的史诗。
因此,让我们一起聆听这些红色故事,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
胡也频(1903年 - 1931年),祖籍江西南昌,革命烈士。1903 年出生于福州;左联五烈士之一,龙华二十四烈士之一。1924 年与女作家丁玲结婚, 1928年到上海主编《红与黑》杂志,次年与沈从文合编《红黑》月刊和《人间》月刊。1930年加入“左联”, 被选为执行委员。1931 年1月17日被国民党逮捕,2月8日在上海龙华被杀害。
胡也频原名胡培基,又名胡崇轩,1903年出生在福州的 一个戏曲世家。他出生的时候,家境还算丰裕。但自从祖父过世,便家道中落,生父开始以包戏为生。在旧社会, 福建人有句俗语:“做戏头,乞丐尾”,道出了老艺人生 活的悲惨状况。以包戏为生的胡家经济很不牢靠,全家过着看天吃饭的日子,遇到阴天、雨天没人看戏,家中就没了收入。
胡也频十五岁时,因家境窘迫不得不辍学,开始了在金铺的学徒生涯。他的小说《到莫斯科去》提到了一些自己少年漂泊的生涯:“老板固然不把他看作一个人,先生们对于他也非常的酷刻,甚至于比他高一级的师兄也时时压迫他做一些不是他分内的事。” 由于金铺中发生了金钏失踪的事件,胡也频遭到诬陷,他再也无法待在金铺中了。
1920年,胡也频只身一人来到上海,进入浦东中学念书。一年后,在表兄的举荐下,他进入免费的天津大沽口海军学校学习机器制造,可惜造化弄人,不久学校停办了,他流浪到了北京。受到同住大学生的影响,他接触到了鲁迅等人的新文学作品及外国文学作品。文学打开了他的心灵之窗,他拿起笔来,要写出一个漂泊者饱尝“饥饿寒冷,孤单寂寞,冷淡的人世和求生的奋斗”。
1924年,胡也频参与编辑《京报》副刊《民众文艺周刊》,开始在该刊发表小说和短文,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雨中》就是在这时发表的。不久,他认识了刚从南京来到北京的丁玲,共同的文学爱好让两位年轻人走到了一起。 1928年胡也频到上海,与丁玲和沈从文合开红黑出版社, 主编《红黑》杂志。
胡也频等人经营出版社失败,欠下一笔外债,胡也频不得不去济南教书还债。在山东省立高中教书时,还是中学生的季羡林认识了胡也频这位“个子不高,人很清秀, 完全是一副南方人的形象”。胡也频在学生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现代文艺”,让学生们激动不已。后来,季羡林写了《忆念胡也频先生》一文,为我们记录下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作家的点点滴滴。
1930年,胡也频和丁玲一同加入“左联”,胡也频任执行委员兼工农兵文学委员会主席,也是在这一年,胡也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左联”的全称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党领导的进步文学组织。
胡也频前期创作的短篇小说、戏剧等作品,多为反映底层民众的穷困生活,在批评国民性的同时,也关注到了人民对于黑暗社会的反抗。作为知识分子,胡也频写贫穷知识分子的生活得心应手,相关作品融入了他自己的遭遇,令人动容。
加入“左联”后,胡也频更加自觉地以无产阶级的立场创作文学作品,注重文学的政治功能、宣传功能 “以前不明白为什么要写,不知道写什么,还写了那么多,现在明白了,就更该写了”。 胡也频出于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在紧张的革命工作中,挤出时间写作。从1930年至1931年被捕前,他写了短篇小说《光明在我们的前面》、《黑骨头》、《牺牲》等。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堪称胡也频的代表作,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都较他前期作品有了很大的提高,通篇洋溢着革命的激情。小说的男女主人公由无政府主义者转变成共产主义者,他们在革命的洪流中认清了无政府主义者虽然在理论上头头是道,在行动上却畏葸不前,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改变中国,只有走向大众才是正确的出路。
1931年1月17日,胡也频在东方旅社出席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预备会议时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2月7日被杀害于上海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同时被害的还有李求实、柔石、殷夫等,胡也频牺牲时年仅28岁。
“回溯他的一生,想到他的勇猛、他的坚强、他的热情、他的忘我,他是充满了力量的人呵! 他找了一生,冲撞了一生,他受过多少艰难,好容易他找到了真理,他成了一个共产党员,他走上了光明大道 …… ” 回忆胡也频,丁玲曾这样说。
在胡也频故居入口处,有一座胡也频的肖像,肖像下方刻着胡也频在《到莫斯科去》的一段话:“如果我终于不曾达到而就牺牲了,那也不是什么损失,因为我至少是向着这路上走去的。”这正是他的精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