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其他法定信息>政务信息

红色记忆| 南昌英烈故事:记取豫章城下血,他年化作杜鹃红——帅开甲

访问量:

红色故事,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红色故事,以革命先烈们的鲜血和牺牲,书写了一段壮烈的史诗。

因此,让我们一起聆听这些红色故事,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记取豫章城下血 他年化作杜鹃红——帅开甲


帅开甲(1899 - 1927),男,江西永丰人,革命烈士。出身贫苦的农民家庭,幼年失怙。1924年参加进步团体“恩江学会”。192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任永丰县总工会秘书。大革命前与永丰县著名烈士宋大勋等同志在永丰县建立党的组织。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南昌被捕,狱中受尽酷刑,坚贞不屈。1927年11月16日,在南昌就义。


1927年11月16日,在南昌城外的刑场上,一位青年英勇就义,并以诗明志,他就是永丰县大革命时期杰出的革命者帅开甲烈士 。

帅开甲,字春生,又名新初。1899年出生在江西省永丰县潭城乡龙洲村一户贫苦的农家。

帅开甲的童年时代,是帝国主义猖狂侵略中国,清王朝腐朽没落的时代。那时,整个中国,社会一片黑暗,民不聊生,他的童年是在饥饿和苦难中度过的。社会的黑暗、生活的贫困,使帅开甲自小就懂得同情贫苦大众,忧国忧民。

1919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6月上旬,永丰县城的工人、学生和居民在北洋军阀把持的县政府门前召开大会。正在香城学校读书的帅开甲,作为香城学校代表,在大会上发表演讲。大会结束后,帅开甲被推选为代表,向县政府递交了请愿书,并带领各学校的进步学生,到街头巷尾开展爱国主义宣传,要求各商店停止销售日货,号召广大群众购买国货。6月28日,在全国人民的强大压力下,中国政府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这次斗争的胜利使帅开甲大受鼓舞,他深深感到爱国主义力量的强大和当代中国青年责任的重大。

同年夏天,帅开甲在香城学校毕业。回到家乡后,看到乡间的许多孩子因为贫穷上不了学,便萌发了在乡间办学的念头。

1920年,在群众的支持下,帅开甲动用四都义仓积谷,添置黑板、桌凳,修理校舍,很快在家乡附近的桥头村办起了一所小学,并亲自任教。但是,动用义仓办学的事被掌管义仓的地方绅士告到了县衙。在公堂上,帅开甲义正词严地反驳县官说:“我开义仓卖谷是为大家办事,并不是为了塞自己的腰包,他们管仓的年年把义仓的钱吃了用了都可以 ,为什么我拿钱为群众做好事反而不可以呢?” 一席话,问得县官理屈词穷,学校得以继续开办。正当帅开甲一心扑在乡村教育事业上的时候,不幸左腿病残,被迫停教。疾病的打击,使他体会到医学的重要,从此他又开始钻研医学。

1922年,为了生计,帅开甲受聘到县城附近的肖家花园当私塾教师。他一面教书,一面继续学医,孜孜不倦,很快在医术上有了一定的造诣。教书之余,他常给穷人看病,而且从不收诊金。平日,凡遇绅吏断事不公,欺侮穷人,他便挺身而出,替穷人说理。他厌恶地方邪风陋习,极力提倡剪发、放脚、戒烟,反对演唱伤风败俗的下流戏。尤其是目睹当时帝国主义入侵、军阀混战、人民悲惨度日的社会现状,极为愤慨。他曾写道:“破碎山河千万顷,残坦断壁草木板。暗伏危机何日了,风声鹤唳却惊心。” 表达了他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他也常给学生讲解社会面临的危机,启发他们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

1924年,在外地求学的进步青年宋大勋、袁佑龙等回到永丰,  创办了“恩江学会”,在他们的启发下, 帅开甲加入了“恩江学会”, 以研究学术为名,如饥似渴地阅读《 马克思主义浅说》、《 向导》、《新青年》、《 共产党宣言》、《东方杂志》、《学生杂志》等进步书刊, 认真研究革命理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逐步树立起革命的人生观。

1925年冬,在吉安团支部的帮助下,永丰建立了第一个团组织——共青团永丰小组,同年12月,帅开甲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4月中共永丰小组成立,帅开甲第一批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年底,永丰建立了总工会,帅开甲任县总工会秘书。

遵照县总工会的指示,帅开甲上任后,便来到家乡潭城龙洲开展工会工作。龙洲及周围地区盛产大米,是永丰重要的大米集散地之一。制米业在这里发展很快,但商人的剥削严重阻碍了大米的交易。帅开甲回到家乡后,很快在 龙洲建立了“永丰振兴”米业工会,依靠工会组织发动工人对制米和售米商人的重利剥削行为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保护了工人、小商和农民的利益,促进了制米业和大米交易的发展。在他的努力下, “永丰振兴”米业工会会员迅速发展到四千多人 。

1927年初,正当革命运动迅速发展之际,国民党却加紧酝酿叛变革命。3月7日,永丰大土豪、国民党宋居仁等人,勾结社会上的一批流氓地痞,冲击县党部、总工会和农民协会等组织,并将袁佑龙、钟兆祥、薛佑唐、聂作汉等 一批革命者逮捕、游街、关押, 制造了震惊永丰的“三七”事变。为达到谋害这些革命领导人的目的,国民党分子对帅开甲进行了威胁利诱,要他进行所谓的揭发。面对敌人的阴谋,帅开甲没有动摇。他斩钉截铁地说:“他们都是好人! ” 为避开敌人的严密监视,营救革命同志,帅开甲隐蔽下来暗暗与刘石鱗、罗元凤、邓智慧等人一道同敌人展开了坚决的斗争。在他们的组织下,3月底,县城附近的群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声援活动,迫使国民党分子释放了部分关押的革命同志,同时帮助仍被关押的袁佑龙、钟兆祥、薛左唐、聂作汉等革命领导人成功越狱。5月下旬, 左派力量重新掌权,帅开甲仍担任县总工会秘书。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接着,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清党运动”,对共产党人大肆搜捕。这年8月,清党军进入永丰,到处捕捉革命者和所谓“嫌疑分子”,革命运动被迫转入低潮。

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党组织决定中共党员、共青团员都向农村和山区转移,分散隐蔽。帅开甲因为腿疾,不便和同志们一道转入山区,组织上决定他一人先潜往南昌,待有机会时再回县。不料在潜往南昌的途中,被歹徒尾随跟踪,不几天就在永丰新试馆被捕,关进东坡局,后移囚南昌卫成司令部监狱。

在监狱里,帅开甲与反动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以笔作枪,写下了光辉的诗篇:

湖光山色任萧疏,客里怀思人影无。

为怀故人憔悴尽,茂陵风雨病相如。

怕展中原离乱图,伤心使我对愁书。

何时拔起秦横剑,扫尽人间贱丈夫。

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国民党反动派背信弃义、大肆杀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愤恨,并期望共产党人能拿起武器,扫尽人世间那些叛变革命的“贱丈夫”。

敌人对帅开甲用尽酷刑,但却无法从他口中获得任何一点党的机密。1927年11月16日,丧心病狂的敌人将帅开甲押赴刑场,途中他从容吟诵:

民多菜色任多江,

敢把头颅试剑锋。

记取豫章城下血,

他年化作杜鹃红。

他那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永远激动着后人,前仆后继,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扫码浏览